
一文看懂西周简史?
公元前1066 —前256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东周自公元前772年到公元前256年。周朝共传30代37王,延续约800年时间。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周部落兴盛于周文王姬昌作首领的时候,他的统治使周部落势力强盛,死后他的儿子武王姬发才有条件伐纣灭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并进行了东征。此后周朝向外扩张长年不断,并对周边的一些国家分封了诸侯国,疆域覆盖了长江、黄河流域和今天的东北、华北的大部,西部曾到昆仑丘。周厉王时,周朝的统治开始衰落。宣王即位后,采取了明智的政策改善统治,在对外征讨和开拓疆域上接连取得胜利,出现了“宣王中兴”。前781年,周幽王即位,宠幸妃子褒姒,用人不当,加上各种天灾人祸,民怨沸腾,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即位,将都城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东周之后的周王室大权旁落,诸侯纷争加剧,进入了列国征战的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社会等级?
夏商西周社会等级分明划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平民,奴隶,标准是血缘亲疏关系。东周时期,周考王于公元前425年(周考王15年)封其弟于河南地,建立周公国,是为西周桓公。
这是周王朝最后一次分封。自从这次分封后,周王的土地全部分封完毕,连自己也是寄居于此周公国,此时的周天子已与乞丐无异。周桓公死,其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周赧王时,周惠公封其小儿子于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东西周分立,西周都河南旧于王城,东周都巩西周自立国以来,一直采取讨好各大强国的政策,尤其是秦国。
秦国和周围列强经常向西周和东周征收赋税和兵源。周时,西周和东周常相互倾轧攻伐。周赧王在位时,周天子地位已经完全徒有虚名,其土地(周天子的王畿)也被韩、赵一分为二,以洛邑之河南王城为西周,仍都洛邑,以巩附成周为东周,分别由东、西周公治理,周天子由成周迁于王城,依附于西周公。
前256年(赧王59年,秦昭襄王51年),秦兵攻打西周,西周公恐,以西周三十六城、人口三万降秦,秦尽收其地,归其君于周,周赧王悲奋而死,秦没有立新王而取九鼎和礼器置于咸阳(途中一鼎落于泗水),迁西周公于憾狐,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东周君欲趁秦连丧昭襄、孝文二王合纵伐秦,秦庄襄王以吕不韦为大将,起兵十万,执东周君而归,尽收巩城等七邑。迁东周公于阳人之地,然诸侯还有韩国、卫国、魏国、燕国、楚国、赵国、齐国,周朝彻底灭亡,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一统天下。
西周历史为什么没有详细描述?
原因如下
西周还是比较原始的社会,对于历史记载不太重视。
记载历史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有的。
文字载体比较落后。
上面也说了,纸张是汉代才发明的,古代中国人也不用羊皮卷。
没有备份意识。
四库全书为什么保存的较好,而永乐大典则残缺不全?
西周时期是天下只有西周国吗?
不是、西周是分封制、除西周宗主国外、被西周分封领地的诸侯、在各自的领地内都有建国、大小诸侯国数不胜数、例如:陈国、鲁国、齐国、越国、等都是诸侯国、而诸侯国以外西周国四方还有无数的蛮夷、例如犬绒、百越、夜郎、等都是西周国以外的其他的国度。
西周和殷商的区别?
西周继承殷商统治华夏,它们是前后相继的两个朝代。也就是说,他们的区别是不同的朝代。殷商末年,纣王统治残暴,引起了天下诸侯的反对。
位于岐山的周人在其首领周文王,周武王的带领下,日益强大,得到了大批诸侯的拥戴。公元前1146年,周武王以姜子牙为统帅,率领诸侯联军在牧野击败商纣的大军,攻入商都朝歌。殷商灭亡,西周建立,成为天下共主。
西周距离2022有多少年?
周朝(公元前1066年-前256年)距今(2022年)有3088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西周为什么不算大一统?
西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分封天下诸侯,当时处于周天子统治下的区域主要是关中和河中地区,其他地区都是周天子通过诸侯统治,但周天子对各诸侯国区域没有直接统治权。但是就算把天下所有诸侯统治区域合在一起也仅是黄河流域,当然不能算大一统王朝啦。
西周是什么时期?
西周(前1027年?—前771年)是我国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个王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
周的先祖起源于黄帝族,在夏朝时,周族首领弃为“后稷”,负责管理农事,故而,周族是一个善于农业耕作的部落,这大大促进了周的经济发展。
至周文王时,周已发展成为一个可与殷商抗衡的大诸侯国。文王是周朝历史上卓有政绩的统治者之一。他在位期间,在军师姜尚的辅佐下,开始了“翦商”的准备,先后灭耆、邗、崇等国,又迁都于丰(今西安市西南),于是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
在迁都后的第二年,文王卒,其子姬发继承王位,即赫赫有名的周武王,继续周朝的灭商行动。武王九年,周于孟津大会诸侯,并与诸侯结下同盟,共同讨伐商纣。此后,武王又打败商军于牧野,攻占商都朝歌,结束了商朝的统治。
标签: [db:关键字]
本文地址:https://www.lifejia.cn/news/296762.html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loudinto#qq.com(把#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