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死 兰陵王的死因

2025-10-31
网站建设限时活动促销

网友提问:

历史上俊美英勇的兰陵王是怎么死的?

优质回答:

兰陵王高长恭作为有巨大功劳的宗室,死于北齐后主高纬的猜忌之心。北齐统治阶级内部围绕皇权产生的斗争异常激烈,则是兰陵王死于非命的背景。

兰陵王之父文襄帝高澄死于非命

南北朝时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北魏政权由于六镇起义,被分裂为东西两魏,其中东魏是由出身怀朔镇的权臣高欢把持朝政,皇帝元善见只是他的傀儡。高欢为了统一北方,和西魏进行了数次战争,在玉璧之战中,高欢穷尽办法屡克其城不下,一时忧愤成疾,不久后去世,他和娄昭君所生的嫡长子高澄继承了他的权势地位。

高澄聪明过人,十五岁就开始接触朝政,具备非常丰富成熟的政治经验。高欢去世后,高澄整顿吏治、平侯景叛乱、拓地两淮、收复河南,可以说把权势牢牢掌控在了自己手中。因此,他在确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之后,决定取代东魏建立高氏政权。

然而高澄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行事说话任性。他俘虏了南朝一个将领之子兰京,将他充作奉膳之奴,兰京屡次想以重金把自己赎回南朝,都被高澄拒绝,他因此怀恨在心。就在高澄和亲信密谋商量如何取代东魏自立为帝时,当时高澄为了保密调走了大部分侍卫,兰京趁机和几个对高澄不满的人一起刺杀了他。高澄辛辛苦苦攒下的胜利果实就被弟弟高洋给摘取了。高洋建立北齐政权后,追封哥哥高澄为文襄帝,此时高长恭还只是个十岁的孩子。

兰陵王在北齐和北周的军事对峙中异军突起

高长恭长大后,可能生母出身不高,他的早年履历并不突出,直到二十岁时被废帝高殷(高洋嫡长子)封为兰陵王。兰陵王长相俊美,外貌看上去非常温柔,但他内心很有大志和胆气。他的两个叔叔孝昭帝高演和武成帝高湛相继即位后,都对侄子兰陵王给与了重用。武成帝高湛在位的北齐河清二年,北周和突厥联手攻打北齐,兰陵王参与了击退突厥的战斗,表现得英勇突出。

河清三年,北周和北齐又发动了一场大战邙山之战。北周军队围攻了洛阳,兰陵王和北齐大将段韶、斛律光等一起奉命去解围。这次战斗中,兰陵王仅带着五百骑兵突破北周的包围圈,冲到了洛阳金墉城下。当时他带着头盔,城里的北齐军队不知敌我,直到他取下头盔之后,才确定了他的身份,于是兰陵王率军成功为金墉城解围,他也因此战而扬名北齐,士兵们为了赞美他作战的勇敢,而作歌《兰陵王入阵曲》。

一代贤王死于北齐皇室的猜忌斗争

北齐王朝虽然国祚不长,仅仅存在二十八年,却经历了六个皇帝,由此可见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激烈程度。在这种背景环境下,功劳越来越大的兰陵王也不得不试图想办法保全自己。他当官时故意贪赃受贿,让自己的名声受到玷污。但是皇帝的猜忌是防不胜防的。邙山大捷后,由于兰陵王立下了了不起的功劳,他的堂弟、北齐后主高纬设宴庆祝他的功劳,席间,高纬很关心地问道:“就这样冲进了敌人阵地间,如果不小心发生了意外可怎么办?”面对皇帝的关怀,高长恭非常感动,回答道:“国事就是家事,在战场上不会想到这个。”谁知他这么回答,高纬的猜忌之心马上上来了,又因为士兵们唱《兰陵王入阵曲》赞美高长恭,猜忌和妒恨的高纬于是用一杯毒酒赐死了兰陵王。

由于高纬自毁长城,因为猜忌之心相继杀害了北齐的万里长城斛律光、兰陵王等英勇善战的大将,后来北周军队长驱直入,最终灭掉了北齐,而高纬也沦为阶下之囚,后来被被周武帝毒杀。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的兰陵王是北齐这个禽兽王朝中的一股清流,特别是一曲《兰陵王破阵曲》,令兰陵王名垂千古,成为无数人心中神秘的大英雄。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兰陵王到底是怎么样的,还有就是兰陵王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上兰陵王的名字是高长恭,他是北齐神武帝高欢的孙子。兰陵王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他到底有多美,当他第一次出战的时候,他面如桃花,目若秋波,连敌军都看愣了,以为他是个女子,不忍心伤害他,让他回去,找一个爷们来战。此事之后,兰陵王高长恭就戴上了样狰狞,张牙舞爪的面具,如猛鬼一般冲入敌营,令敌人闻风丧胆。

公元564年,邙山之战,北周率大军围住了洛阳,洛阳城岌岌可危。就在这时,兰陵王高长恭带领五百名骑兵冲进北周军队的包围圈,与北周军队血战,最终北周军队被击退,兰陵王成功替金墉解围。此战之后,兰陵王威名大振,士兵们为其讴歌,后世闻名遐迩的《兰陵王入阵曲》应运而生。

在后来的作战中,兰陵王屡立职战功。但兰陵王功高盖主,北齐后主高纬早对其心生猜忌。一日高纬假装关心地问高长恭:“你这样冲进敌阵之中,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怎么办?”高长恭随口回答说:“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到这个。”高纬一听国事就是家事,认为兰陵王高长恭早晚有谋反之心,再加上士兵高唱《兰陵王入阵曲》,这让高纬甚是担心。

于是,不久之后,高纬就派遣使者徐之范送毒酒给高长恭。高长恭对天长啸:“我对国家如此忠心,哪里有辜负皇帝,而要赐我毒酒?”他的妻子劝他找高纬解释一下,但他自知高纬不会见他的。于是,他放声大笑后,将毒酒一饮而下。

那一年,兰陵王年仅33岁,这是兰陵王的悲哀,亦是北齐的悲哀!北齐自毁长城,四年之后,北齐被北周所灭,北齐王室成员包括后主高纬几乎全部被屠杀。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其他网友回答

自古功高震主都不会有善终的

其他网友回答

邙山大捷后,齐后主高纬对高长恭说:“冲入敌阵太深,失利后悔就来不及了。”高长恭回答说:“家事关系密切,不自觉就这样了。”齐后主嫌弃高长恭自称是家事,于是猜忌他。等到高长恭代替段韶都督各路军队进攻定阳,高长恭很是收受贿赂,他的下属尉相愿说:“王既然受到朝廷的委托,为什么变得如此贪婪残忍?”高长恭没有回答。尉相愿说:“难道不是因为邙山大捷,您担心权势压力受到猜忌,想要自我玷污?”高长恭说:“是的。”尉相愿说:“朝廷如果猜忌您,就会用这贪污受贿的事情来定罪惩罚,您想求福反而会加速祸患的到来。”高长恭哭泣留下眼泪,屈膝向前请求尉相愿给以保全性命的办法。尉相愿说:“王先前有功,现在又报告打胜仗,声威很大,应该托病在家,不要参与政事。”高长恭认为尉相愿说的有理,但没能离开职守。等到长江淮河一带受到侵犯,高长恭担心再度担任将领,叹息说:“我去年脸肿,今年病情为什么不发作?”高长恭从此有病也不治疗。武平四年(573年)五月,齐后主派遣徐之范送给高长恭毒药让他喝下去。高长恭对王妃郑氏说:“我忠心侍奉皇上,何尝辜负苍天,却遭受鸩毒。”郑妃说:“为何不请求见皇上。”高长恭说:“皇上怎么能够见到。”高长恭于是喝下毒药死去,北齐追赠假黄钺、使持节并五州诸军事、录尚书事、太师、太尉公、并州刺史,谥号忠武。武平五年五月十二日(574年6月16日)葬于邺城西北十五里。

标签: [db:关键字]

本文地址:https://www.lifejia.cn/news/296486.html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loudinto#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