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全诗的意思?
释义:
这句诗表面的意思是曾经由于酒醉鞭打过名马,因为害怕感情丰富会连累到美人,但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体验不同,所以读后理解又有所不同。
郁达夫的这首诗的原本诗名是《旧友二三,相逢海上,席间偶谈时事,嗒然若失,为之衔杯不饮者久之,或问昔年走马章台,痛饮狂歌意气今安在耶,因而有作》,以题代序,也叙述了这首诗的背景故事,现在许多关于这首诗的解读都没有提到诗名,这是不能够完整解读诗人的诗意的。
拓展资料:
这首诗原诗如下: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这是一首工整的八律格律诗,平仄用韵对偶都符合严格的格律要求,其中的“惜”、“哭”、“说”都是入声字,现代国语和普通话都读成阴平声了,完全没有那么情感波动的韵味。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是什么意思?
含义:不是因为爱惜身体不愿意饮酒,而是害怕佯狂面世的心态弄假成真。
曾经因为喝醉酒去驱赶千里马,担心因为自己的多情而拖累了美人。《钓台题壁》
【作者】郁达夫 【朝代】现代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白话翻译:不是因为爱惜身体不愿意饮酒,而是害怕佯狂面世的心态弄假成真。
曾经因为喝醉酒去驱赶千里马,担心因为自己的多情而拖累了美人。
东南之地遭遇厄运,时局动荡变化无常。悲歌痛哭最终有什么益处呢?
正义之人应该像鲁仲连那样报效祖国。扩展资料此诗是作者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下,怀着苦闷、愤慨的心情,为感叹时势、关怀国家命运所写。诗作将作者对反动当局镇压人民却不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的愤怒和对国家前命运的关怀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感人至深。
全诗语言凝练,情韵双绝,尤其次联句,张狂之态毕出,而哀婉之情难掩。此诗为郁达夫1931年1月23日于上海所作。1931年1月7日,胡也频、柔石、殷夫、冯铿、李伟森五位‘左联’作家国被捕,一个月后被杀。
此诗戟刺时事,间抒中怀。作者原题为:“旧友二三,相逢海上,席间偶谈时事,喏然有失,为之衔杯不饮者久之。
或问昔年走马章台,痛饮狂歌意气今安耶,因而有作。”
后3月中旬作者被迫离沪。
后作者散文《钓台的春昼》中说:“一九三一,岁在辛未,暮春三月,春服未成,而中央党帝,似乎又想玩一个秦始皇所玩过的把戏了,我接到了警告,就仓皇离去了寓居”……作者回到富阳家中,在访桐庐严子陵钓台时就将此诗题壁以泄愤。
曾因酒醉鞭名马全文解释?
本句意思是:曾经因为喝醉酒去驱赶千里马,担心因为自己的多情而拖累了美人。出自郁达夫的《钓台题壁》。“曾因酒醉鞭名马”暗用唐初名将秦琼醉后鞭打名马的历史故事(秦以美善马著称,投唐后曾任马军总管),说自己醉后会做出一些本不应该做的错事;第四句“生怕情多累美人”则暗用项羽垓下之围时因重情而使虞姬自刎的典故,说生怕自己饮酒后感情放纵而累及美人。此句暗喻诗人因受当局的迫害而惟恐连累了友人。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全诗的意思?
曾经因为喝醉酒去驱赶千里马,担心因为自己的多情而拖累了美人。
在“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多情累美人。”中,诗人深感以前走马章台,诗酒风流的生活已成过去,内心自深表自责,渴望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对“美人”句,可参照《离骚》,乃是用“美人香草”喻祖国与贤者,包括共同奋斗者。
此诗中名联“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历来为人传诵,前半句尚真实,名马不必着鞭而知奋蹄,鞭即后悔;后半句则是假设的真实——那其实不是怕情多而累及“美人”,也不必有此自信,却是着实的最怕累及自己。
此诗尤以”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这一句为人津津乐道,常用来形容潇洒脱俗风流自赏的人物,著名的武侠小说巨匠古龙先生,就曾经在其小说《猎鹰赌局》中进行引用,也常常将此诗句用以自诩的对联。
曾因酒醉鞭名马请问下一句是什么?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郁达夫
全诗为:
《钓台题壁》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泰。
论民国文人的古典诗词,最出色无疑是郁达夫。
这首诗写于1931年,当时郁达夫与好友在上海相逢,畅聊间谈及时事,都举杯痛饮。原题为
“旧友二三,相逢海上,席间偶谈时事,嗒然若失,为之衔杯不饮者久之,或问昔年走马章台,痛饮狂歌意气今安在耶,因而有作”。
“时事”所指的是2月7日,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五位左翼作家被杀害。友人相谈,感慨万千。整首诗看似张狂无羁,实则哀婉沉痛,在佯装的张狂之态下,是忧伤愤世之情。
后来,郁达夫远赴南洋也可以看出。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郁达夫当时在福州,很快参与到抗日宣传中来。第二年,郭沫若邀请郁达夫来武汉任设计员,虽然是个闲差,但郁达夫并没有让自己闲着,他冒着炮火去徐州、台儿庄采访,以笔杆当刺刀,挥毫泼墨,义薄云天。
1938年9月,郁达夫受新加坡《星洲日报》社长胡昌耀邀请,到南洋宣传抗日救亡。12月18日,携妻子孩子跨越海洋,穿越赤道,10天后,抵达新加坡。
《星洲日报》发文欢迎,大字标题为“我努力宣传抗战,郁达夫将入本报工作”,配以郁达夫一家人的照片。之后,郁达夫先后在新加坡七种报纸工作,撰写了大量政论文章,揭露日军暴行,分析抗战形式,动员侨胞支持抗战。
新加坡沦陷后,郁达夫一家避难到苏门答腊岛,为安全起见,郁达夫改名“赵廉”。郁达夫是个日语高手,1942年5月底,因寻找住房,而暴露了会讲日语的本领,之后便被日本宪兵抓去做了翻译,8个月之后,郁达夫通过“自残”——故意让自己咳嗽,开出肺病证明,才得以脱离日本宪兵部。之后,以经营酒厂和农场做掩护,隐蔽下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此时郁达夫还安然无恙。
然而,两周后,8月29日晚,郁达夫正在家中和三位友人闲聊,一位送信的印尼青年说有事要和郁达夫谈,郁达夫身穿睡衣,脚着木屐,便跟着出去了。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
郁达夫神秘失踪,后来的事实是1945年9月17日深夜,郁达夫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丹戎革岱的荒野里,至今尸骨无存。
“曾因醉酒鞭名马,不敢多情累美人”出自何处?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是出自郁达夫的《钓台题壁》。 全诗如下: 钓台题壁郁达夫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钓台题壁》,作者:郁达夫,该诗原题为“旧友二三,相逢海上,席间偶谈时事,嗒然若失,为之衔杯不饮者久之,或问昔年走马章台,痛饮狂歌意气今安在耶,因而有作”。 此诗为郁诗中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一九三一年一月廿三日写于上海。按,三一年一月左联五作家被捕,一个月后被杀。此诗戟刺时事,间抒中怀,最能表现郁达夫诗忧伤愤世的特点。尤其次联句,张狂之态毕出,而哀婉之情难掩,实为绝唱。篇末沉痛之中冷然有讥刺之态。
标签: [db:关键字]
本文地址:https://www.lifejia.cn/news/296363.html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loudinto#qq.com(把#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