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带领英法联军把圆明园 龚自珍儿子为什么领八国联军进圆明园???

2025-10-31
网站建设限时活动促销

网友提问:

传言带洋人侵略圆明园的汉奸是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真相是怎样的?

优质回答:

龚半伦真的带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历史究竟遗漏了谁?

1860年10月,一个叫龚半伦的中国人带着英法联军劫掠并焚烧了圆明园。龚半伦从此成为历史的千古罪人,受尽千万人的唾弃。

龚半伦是龚自珍的儿子,父亲英雄儿狗熊成为历来人们讽刺养儿不肖的反面教材。

龚半伦究竟有多荒唐、多不堪?据传,龚半伦原本叫龚橙、字孝拱。但其人狂悖不堪,曾言家中没有父母之伦,没有妻子之伦,仅有一小妾,因而仅为半伦。故人称其“龚半伦”。

龚半伦就是这么一个人伦道德败丧的不肖子,在其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园后,其名声已然臭不可闻,天下皆知。

然而,历史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伟大爱国诗人龚自珍的儿子真的是国家民族的不堪罪人吗?

要了解这段历史公案,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1915年中华书局排印出版的《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定庵(龚自珍)子孝拱……晚号半伦……庚申之役,英以师船入都,焚圆明园,半伦实与同往,单骑先入,取金玉重器而归。”

1918年,易宗夔在出版了小说《新世说》,其中与龚孝拱相关的内容和《清朝野史大观》所述相同的情节。

1925年,柴小梵的《梵天庐丛录》记述当时人的看法:“龚孝琪(拱)为英人巴夏礼客,导英法兵焚圆明园,世多以为垢病。”

章太炎在其《别录甲第六十一杨颜钱》中亦曾记述称:“圆明院〔园〕之火,橙(龚半伦)单骑先士卒,入取玉石重器以出。”此外,还有清代官场小说《孽海花》也记录了龚半伦为报复仇焚毁圆明园的说法。

那么,究竟龚半伦有没有带领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呢?龚半伦真的是汉奸吗?

这个疑问从清末就开始有了,一般对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

其一:龚半伦带英军劫掠焚毁圆明园是迫不得已:

1910年,《国粹学报》主编邓实在《龚定庵别集诗词定本序》中说:“孝琪(拱)尝引英兵烧圆明园,世人每以此短之;然孝琪自谓实奇计,盖以一园而易都城数十万人之生命,其保全为至多也。”

20世纪20年代的柴小梵在《焚天庐丛钞》中说,龚孝拱之所以要引导英军去圆明园,是因为当时的“英人欲径攻京城,孝琪力比之,言圆明园珍物山积,中华著英所萃,毁此亦足以泄其愤矣。英人从之,京师遂得保全。”

人欲径攻京城,孝琪力比之,言圆明园珍物山积,中国精华之所萃,毁此亦可以偿所忿矣。是保全都城,孝琪与有功焉。”

这些人的观点都认为龚半伦带领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园是出于保卫京城百姓的被迫之举,他以牺牲一座园子的性命保全数百万人,虽说不上是英雄,也不应该是汉奸。

其二:龚半伦根本就没有带领英军入圆明园

此这种观点的学者至今依然有不少,这种观点最早出自于同时代的王幍,王韬曾经证明,龚孝拱在英法联军入侵期间,甚至连人都不在北京”。

学者叶斌在《龚孝拱事迹考》中,作出了“可以推定龚孝拱没有引导英人焚烧圆明园”的结论。汪荣祖也在其《追寻失落的圆明园》一书中认为:近代以来大多数人认为龚半伦是引导英法联军入圆明园的罪魁祸首,主要是因为龚半伦会英语与英国人关系好的原因。这样就将龚半伦视为罪魁祸首和汉奸是有失公允的。

无论哪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龚半伦究竟有没有带领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疑点:

一 最早记录带领英法联军入圆明园的是李某,李某是不是龚半伦很难确定:1897年,清人杨圻在《檀青引》记载,“奸民李某,导联军劫圆明园,珠玉珍宝尽出,三朝御府稀世之物,不知纪极,掠殆尽”,后来清政府“稍稍闻圆明园之毁,枢由李某,下狱穷治诛之,籍其产,以赐文丰家属焉。”如果龚半伦是李某的误写,那么李某已经被下狱处死,龚半伦为何还活得好好的?

清人黄浚在《花随人圣庵掂忆》中也说:“相传为龚定庵(自珍)至导子龚橙又传为李某,其实,皆盖不能考实。”黄浚随后又指出:“圆明园之富丽,举世之人恐不知者甚少,何待半伦之言”而且,当时如果龚半伦带领英军进入圆明园,为何会比没有向导的法军后到,让法军捷足先登?这也是个问题。

二 龚半伦确实受到了英国人的邀请北上,但没有任何记录证明龚半伦带领英法联军入圆明园:龚半伦懂英语,博学多识,又有几个英国朋友。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国人威妥玛的确邀请了龚半伦一起北上,王韬在《淞滨琐话》中记录道:“庚申之役(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师船闯入天津。孝拱实同往焉。坐是为人所垢。”

龚半伦的确是与英法联军一同北上,但历史资料却没有发现其有参加过带领英法联军入园的记载:

英法联军在劫掠焚毁圆明园后,恭亲王奕诉给咸丰帝的奏折说:英法联军“于(八月)二十二日(10月6日)窜扰园庭,肆行焚掠。”

内务府总管明善给咸丰帝的奏折中说,“初次夷人进馆焚烧,尚无土匪。自二十三日(10月7日)以后,时有土匪进园,后被获正法。”

恭亲王和内务府的奏折都是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园时的第一情报,是第一手的历史资料。如果龚半伦真的带领英法联军入圆明园,奏折中一定会提及,但奏折中出现的却只有土匪。

当时的龚半伦虽不及其父的出名,但当时也是公众人物,而且他随英法联军北上的消息尽人皆知,清政府为何不在圆明园被焚毁后追责龚半伦?很显然,这其中还有很多被人忽略的细节。

由此观之,将罪责归给龚半伦是有失公允的,龚半伦有嫌疑,但无直接的证据证明其就是罪魁祸首。到底带领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的汉奸是谁?

此人已被历史所遗漏。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关于题主的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谣传,也有人认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事实上,龚橙(字半伦)确实是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的“带路党”。具体经过,且听子渊为君道来。

▲龚自珍画像

故事还要先从龚自珍说起。龚自珍,号定庵,出生于官宦世家,祖辈多有才子高官,其母虽为一介女流,但是颇晓文章,年幼之时就在母亲教导下,熟读四书五经。年少的知识积累加上本身天资机敏,让他十三岁起能写出一些不同凡响的文章和诗篇。不过满腹才华并没有让他在科举中崭露头角,从十八岁开始就一直止步于乡试,直到八年后才勉强入围。原本看到希望的龚自珍,在次年兴冲冲地参加了会试,不料又是一桶冷水从头浇到尾,等他在会试中熬出头,已经是十年后的事情了。

▲清朝科举场景蜡像

那些年中,他逐渐看清了科举的利弊、朝廷的黑暗和隐藏在社会上的凶险,为官十年中他不断地向皇帝上书,发表自己的看法,还曾对禁烟名臣林则徐表示鼎力支持。他从来不与权贵同流合污,总是以兴国强国为己任,可惜他的主张并没有引起皇帝注意,反倒遭受了权贵的多年打压。对统治者失去信心的龚自珍,在十年后终于决定辞官回家,著书立说,决心用文字惊醒世人。后来打算去上海参加对外的战斗,却不幸在半途暴病身亡。

▲龚自珍故居

纵观龚自珍一生,聪敏过人又铁骨铮铮,他欲匡扶社稷,可惜生不逢时,没有遇到明君,想投身战场报效国家却又不幸病亡。讲道理,这样的人,其子嗣应该继承遗志,可惜上天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给了他一个不孝子。龚橙幼时和父亲一样,机敏好学,曾经也是龚自珍的骄傲,可是只参加过一次科举遭到失败,便从此厌恶这条路。

▲李鸿章旧照

后来他学贯古今,通晓中西多种语言,甚至曾经让英国驻华公使都为之惊讶。可惜后来他游手好闲,再加上挥霍无度,父亲留下的微薄财产自然经不住他的数年挥霍。当时李鸿章正好在上海,看到他生活窘困,又怜惜他的才能,于是每月都送去大量银两供他用度,可是他却用这些银两去赌和养小老婆。

生活上的拮据不用多说,在家人关系的处理上,龚橙也遭人诟病。他和自己的原配妻子其实一直住在一个城中,却数十年不通有无,甚至两个儿子去看他,都会遭到打骂,如此自绝于亲人,实在是枉费了龚自珍的谆谆教诲。

▲火烧圆明园油画

后来失去了李鸿章经济上的支持后,龚橙的生活几乎到了不能维持的地步。为了维持过上奢靡的生活,他绞尽脑汁,最后竟然带着列强士兵闯入圆明园纵火抢劫,虽发了一笔小财却从此留下骂名,不仅自己遭到后世唾弃指责,就连他那一生清高的父亲,也常常因他而被提及。不知道龚自珍泉下有知,对此会作何感想?

参考文献:

《清史稿》

其他网友回答

真相早就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即使是当时人对这个事情的记述都是不一样的。所谓的龚自珍的儿子带人火烧圆明园的记述,大体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同治重修圆明园》中记载的:初有奸人龚孝拱者,游海上,以诈通于夷,闻圆明园多藏三代鼎彝,龚故嗜金刚刻,至庚申京师之变,乃乘夷乱,导之入园,纵火肆掠……

文中所说的龚孝拱实际上就是龚半伦。龚橙,字孝拱,龚自珍之子,晚年号半伦。之后的《圆明园残毁考》等书中都记述,称龚半伦带着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

但也有不同声音,例如光绪年间的杨云史就在其《檀青引序》中做了如下记述:奸民李某,导联军劫圆明园,珠玉珍宝尽出……朝廷稍稍闻圆明园之毁,祸由李某,下狱穷治,诛之,籍其产,以赐文丰家属焉。

(龚孝拱旧照)

龚半伦有没有给英法联军带路,这个我们不敢说。毕竟我们没有亲历者的一手资料可以证明,龚半伦自己本人也否认给英法联军带路火烧圆明园。但他给洋人做过翻译是事实,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时人恨他,也有往他身上泼脏水的嫌疑。

其他网友回答

龚半伦可称为民族英雄。

1、龚半伦是汉人,推翻外夷满人是汉民族的共因共愿。反清复明复汉是几十代汉族的夙愿,而第一步就是颠覆满清。

2、龚半伦是个大孝子,子承父志。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就是希望天下重新布局一下。

3、晚清时期,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中外矛盾交相升级激化,戾气爆满随时爆炸,已成星火燎原之势。圆明园,颐和园、宫殿等只是皇家园林,民脂民膏,没有一草一木是老百姓所有,老百姓进不去,更无权使用。

4、为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奠定基础。清朝统治者“宁与洋人,不与家奴”,则家奴也是如此。宁可烧之,不可留之。

标签: [db:关键字]

本文地址:https://www.lifejia.cn/news/296130.html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loudinto#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