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子弹飞隐意解析?
《让子弹飞》隐含寓意是讲了一个赤裸裸的革命寓言。
那个USA产的炸弹,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隐喻,是解开革命谜底的总钥匙:炸弹有两颗,当革命的时候,一颗炸弹用来摧毁敌人,当革命成功后,另一颗炸弹用来摧毁所有反对、动摇统治的人。这就是获得革命果实之后堕落的革命者!这也是真正的革命者无法继续前进的原因所在。
让子弹飞中最大的彩蛋?
让子弹飞中,藏了一个非常隐秘的彩蛋,如果没有发现彩蛋,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是一部喜剧电影。
可是,如果发现了这枚彩蛋,就会知道这不仅是一部悲剧,甚至可以说是一部烧脑的恐怖电影。
这个彩蛋,就是黄四郎送给张麻子的那两颗钻石。
按照美好结局的理解,这颗钻石是张麻子送给马邦德的老婆孩子,结果他俩被假麻子锯了,假麻子拿到了钻石。
但是,姜文却用一个彩蛋,讲了另一个伏线千里的故事。
在张麻子送马邦德老婆钻石之后,镜头马上就转到了花姐的妓院之内,老二老三花姐三个人在玩“肉的bicycle”,被黄四郎撞见了。
“毕竟是自家媳妇嘛”……
姜文的老婆自然不会演什么大尺度的动作,不过在一片昏暗暧昧的红色灯光中和奇特的姿势上,姜文已经把故事讲了,老二老三花姐三个人正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呢…..
毕竟,就在上一个场景中,姜文特意介绍了团队成员的取向。老二如果出手,那么趴在桌上的,会是她男人…..
嗯,就在这个基情满满的时候,黄四郎进来了,双方一度剑拔弩张。
可花姐送给了黄四郎一个箱子,黄四郎打开之后脸色突变,立刻就放弃了干掉老二老三的计划。
原因很简单,这个盒子里面,放的就是黄四郎的宝贝钻石。
那么,这个钻石是怎么到了花姐手里呢?
其实片中给了线索,最初张麻子假装醉了,把钻石给马邦德的时候,老色鬼马邦德转手就把钻石给县长夫人展现“真本事”。
县长夫人当年就和花姐一样,都是妓女,在跟着名嫖客马邦德在一系列的交换之后,俩人形成了一个利益的共同体。
看看马邦德对女人的毫无节制就会知道,他在进了鹅城之后,肯定很快也就找上了花姐的妓院。
于是,在被黄四郎杀了老婆之后,马邦德又通过把钻石给花姐,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同盟。
而花姐把钻石装在盒子里面还给黄四郎,则表示我已经收服了张麻子团队的重要成员,因此黄四郎也就放弃了火拼。(不过此时黄四郎尚不知道具体策反的是谁)
黄四郎的撤退,也让老二和老三一脸懵逼。
对此,电影里面一个细节可以验证,之前黄四郎让胡万突击的时候,对于钻石是极为渴望的,要求胡万“杀鸡取卵”,必须拿回钻石。
但是之后黄四郎的几次突袭中,对胡千和假麻子却从没有说他那宝贵的钻石。
而且,马邦德送花姐的钻石,也对应了让子弹飞众多“未解之谜”中的两个。
一个是在雨夜闲话的时候,马邦德对黄四郎说,“我不该拿你的钻石送人”,另一个是汤师爷临死前,对张麻子说的掏心窝子的话,“那谁,你还记得嘛?”
马邦德的这两段,指的就是他把钻石送给了花姐。
因此,这一条暗线,是花姐把钻石给了黄四郎,最后的时候,钻石再回到马邦德夫人孩子手里,被假麻子获得。
这里面就给了一个新的线索,那就是黄四郎又把钻石给了马邦德。
这个其实不难理解,钻石作为本剧最有价值的物品,每一次的转换持有人,都是各方势力之间达成盟友关系的一种证明。
就像张麻子在鸿门宴中收了黄四郎的钻石作为两个人达成协议的订金,这次的钻石转移,意味着马邦德已经跟黄四郎在一场新的鸿门宴之中,达成了新的协议。
这个协议就是马邦德配合黄四郎干掉张麻子,黄四郎给马邦德五张委任状,让马邦德带着银子和张麻子的兄弟们,马走康城从容上任。
对于这笔交换,电影中有多个细节可以验证。
之前黄四郎一直都把张麻子称呼为县长,甚至看到县长带着麻匪面具发钱都不认为他是张麻子,在派人去省城调查县长的时候,也只是判断县长不姓马。
但是在张麻子干掉了假麻子,带队回来的时候,“县长”在黄四郎嘴里却变成了“张麻子”,很显然有人告诉了黄四郎,县长就是张麻子。
同样,在出发前,马邦德告诉张麻子自己手里的委任状,是康城而不是鹅城,也是姜文的一个暗示。
黄四郎和两大家族不可能不知道鹅城委任的县长名字,更不要说黄四郎还派人去了省城核对马邦德。
因此只可能是马邦德来的时候,拿的是鹅城委任状,走的时候,黄四郎给的是康城委任状。
那么,马邦德屁股兜里面那些多余的四张委任状是来做什么的呢?
当然是用来收买张麻子的兄弟们了。
所以,张麻子在出城的时候,已经是九死一生,在花姐的牵线之下,师爷和老三之间已经形成了同盟,并将老四和老五拖下了水,意图就是干掉张麻子,大家带着钱和委任状跑路。
关于马邦德和老三之间的关系,片中有很多细节可以验证,譬如早期老三对汤师爷马邦德是非常的不屑。
但是后期都非常的客气,只有老二对师爷不客气。
而随着老二被老大安排前去接应队伍,这次跟着张麻子出征的兄弟们,没被收买的只有老七了,不过,他也在城外野战的时候被打了黑枪。
老七并不傻,也看出了老三他们和花姐的勾当,片尾时,老七还能够偷偷告诉张麻子花姐的秘密。
让子弹飞怎么是四大家族?
让子弹飞里如果说黄四郎隐喻蒋介石,那么武智冲隐喻李宗仁、阎锡山及一帮地方实力派;胡万隐喻戴季陶、陈果夫、孙科、张群等,胡千隐喻钱大钧、陈布雷、张治中等,胡百隐喻蒋的黄埔嫡系军官团及军统,四大家族则隐喻民族资产阶级。
1948年,为挽救杜聿明集团,蒋让驻守武汉的宋希濂14兵团开赴淮海战场,但出发前被华中剿总白崇禧在汉口强行拦住,导致淮海战役蒋嫡系部队损失殆尽,最终被李宗仁逼迫下野,和有个视频脑洞的武智冲杀了胡百,断了黄四郎救兵有一定的相似性。
让子弹飞结局含义?最后车上人是谁?
而要说《让子弹飞》中的隐喻,最值得玩味的,就是开头与结尾。
影片一开始,音乐响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音乐是美国人写的,而词是弘一法师李叔同填的《送别》,开片音乐一起,《让子弹飞》注定是悲剧。
更有趣的是,全片结尾的时候,这首歌再次响起,而画面中出现的,竟然是开头的那一辆火车,火车上欢声笑语,还有汤师爷的笑声。
而汤师爷(葛优 饰),早在出城剿匪的时候就被地雷炸死,那么,张麻子(姜文饰)看到的人,听到的笑声究竟是谁的?
这里先不细究,再看黄四爷(周润发 饰)是怎么死的。
黄四爷做的生意是美国人的生意,说的话也是英汉交杂的,这个时候,正是中国在西方的“带领”下大力发展的时候,也是上海(浦东)经济腾飞的时候。
前面说了,开片的音乐是美国人作曲,中国人填词,而黄四爷正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生活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
回到四爷的死,假的黄四爷被张麻子砍头后,在民众心里,真的成了假的,假的成了真的。就这样,他的堡垒不攻自破,但是他真的没有反抗的余力吗?就只有死路一条被活捉吗?
没有,只能被活捉,但不代表黄四爷就真的输了。如果他要反抗,那就是与民为敌,事实上他能赢的概率很大,从易守难攻的堡垒到精良的武器装备,肯定能保证活命,但如果是这样,他就彻底地输了。
黄四爷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就算是死,也应该要死的漂亮,所以在他拿到张麻子的枪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自杀,而是选择和守护了一生的堡垒一起死亡。这个堡垒见证了他的辉煌,而今辉煌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那就一起毁灭吧。
黄四爷也死了,还记得片头的歌吗?《送别》,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李叔同送别的人,原本是也算是家有豪宅的达官贵人,但是因为家道中落,破产而亡,诗里的亡是逃亡,而四爷选择的是死亡。
可就算把四爷都给弄死了,还没完。因为四爷的死,并不是彻底的代表他完了。
就在张麻子说要三天弄死黄四爷的时候,黄四爷说了一件事——胡白已经出城去叫骑兵,三天就到鹅城。而三天以后,黄四爷已死,骑兵已到,试想骑兵知道黄四爷被麻匪所杀,会有什么举动?
简直细思极恐。
更魔幻的还有,老三和花姐将结婚,兄弟们都将去上海(浦东)。如果骑兵有所造次,那这一幕是不是张麻子的幻境?就算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最后留下的也只有张麻子一人,而我们都能理解那种孤独——朋友们都离开自己,送别时的孤独。
再把故事拉回那首朗朗上口的歌《送别》,张麻子说,对不起汤师爷和汤夫人,而在影片最后见到的火车,听到的笑声,那都是张麻子内心在送别自己在意的一切所产生的无限的孤独中出现的错觉。
请注意眼泪
鹅城的县长会后继有人,一切的生活都会继续,只有他(张牧之)自己,失去了所有。
黄四郎隐喻谁?
隐喻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表面民主,实为专治
黄四郎,指的是电影《让子弹飞》中的人物,是一个无恶不作的恶霸。
角色形象:纷繁北洋乱世,继承家业的黄四郎靠贩卖烟土和倒卖人口飞黄腾达,在战火弥漫的南部中国,黄四郎独霸一方圈地称王,横行十余县市,作威作福。在黄四郎的统治下,百姓民不聊生、沿街怨声载道。
标签: [db:关键字]
本文地址:https://www.lifejia.cn/news/296022.html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loudinto#qq.com(把#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