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次中东战争概况?
1、第一次中东战争:由于巴勒斯坦土地极度不公平的分割,导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交战,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占优势,但是停火后以色列接受来自美国的大笔援助,以及阿拉伯军团的英国指挥官指挥部队撤离战场,导致阿拉伯国家战败。
2、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国内革命后国有化苏伊士运河引发利益冲突,最终英法以撤军。
3、第三次中东战争:戈兰高地的叙军向以色列定居点开火,由此爆发冲突。以色列全面获胜。
4、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和叙利亚企图收复失地,对以色列发动进攻,阿拉伯国家先胜后败。
5、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因为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对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发起进攻,这次战争是巴勒斯坦问题的延续,以色列最终单方面撤军,第五次中东战争告终。
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
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
战争后,以色列将有6万巴勒斯坦人赶出家园,沦为难民。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未能建立。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中东成为恐怖主义的热土,巴勒斯坦人用接二连三的自杀性人体炸弹的袭击以色列人,并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慕尼黑惨案”等政治恐怖事件。
1988年,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建立,获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00个国家的承认,政府办公地点位于约旦河西岸的拉姆安拉。
4次中东战争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原因?
中东地区由于石油资源丰富,加上各种原因,进几十年来战乱不断,其中比较大的四次中等战争分别为:
第一次中东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原因是阿拉伯国家不承认联合国关于巴以双方独立建国的决议,用战争消灭以色列于建国萌芽。1948年5月16日凌晨,以色列建国的隔天凌晨,阿拉伯国家联盟集结军队主动向以色列发起侵略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接受来自美国的大笔援助,以及阿拉伯军团的英国指挥官指挥部队撤离战场,导致阿拉伯国家战败。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由于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后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以色列联合英法两国的军队向埃及发动进攻争夺通行权,意图重新控制运河。英法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军队全部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军也撤出埃及。
第三次中东战争:法塔赫为了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不断的袭击以色列,对以色列构成了威胁。1967年6月5日以军集中使用200架飞机空袭埃及各空军基地,并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10日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后以色列又把战略纵深扩大了6.5万平方公里,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以色列赶出家园,沦为难民。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等国为了收复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的埃及和叙利亚的土地,向以色列发动攻击。1973年10月24日,埃及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调解下决议停战。埃、叙同以分别于次年1月和5月签署第1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北线以军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
第四次中东战争给美国什么启示?
1973年埃及和以色列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战争之初军事实力强大的以色列被埃及等阿拉伯联盟国家打得落花流水,这让美军大感震惊。战争结束以后,美军派出了调查小组前往以色列进行总结经验教训。
调查小组很快发现,现代战争的许多方面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战争中虽然双方都使用常规武器,但是其破坏力已接近核装备的程度了。美军认识到,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使是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战争,也不再是装备低劣、人员训练无素的战争了。
同时,调查小组对现代战争的强度,指挥官在战争中的决策作用也有深刻的认识。美军许多高级领导人得到调查小组的报告之后,开始意识到,提高美军高级军官的战略水平,加强其再培训再教育,使其适应已经变化的新形势对未来战争的胜负是有绝对影响的,因此制定高级军官的教育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二、陆军高级军官培训走过的弯路
美军根据1973年中东战争总结的教训,开启了陆军教育训练系统的改革,但是难点是对高级军官实行再培训和再教育。
1940-1950年期间,美军陆军关闭了高级军事学院。1940-1945年这段时间关闭高级军事学院是因为这个时期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适应美军战争动员的需要,所有的军官都要准备上战场去打仗。1945-1950年,二战已经结束了但为什么高级军事学院还关闭呢?因为当时的马歇尔将军和艾森豪威尔将军都许诺要制订统一的军事教育计划,创办所有军种联合的军事教育系统,他们认为统一的军事教育系统是培训高级军事指挥官的最有效方法。
海军及其在议会的支持者,反对创办联合的军事教育系统,所以这一计划没有成行,而且已经关闭了的陆军军事学院的所有设施,包括档案材料都遗失了。
朝鲜战争爆发后,陆军认识到许多高级指挥官在战场指挥方面十分欠缺,这时陆军才重开高级军事学院。
后期美军也意识到,高级军事学院的关闭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并且无法挽回的,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许多将军都是在没有经过充分训练的情况下上岗的。他们还把越南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也归咎到这一点上。
三、陆军重开军事学院
美军陆军的军事学院是在朝鲜战争期间重开的。学院重开后并不一帆风顺,一个是美国战略的改变,致使军事学院在培训陆军高级军官的方向上找不到准确的位置。二是60年代,国防部强令军事学院放弃军或更高级的战役训练,要把训练重点放在反暴乱作战和科学管理方面,这就迟滞了高级军官的培养。
直到1976年,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陆军军事学院采取措施,寻找教学突破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军事学院采取了何种改革措施呢?
军事专家齐聚陆军军事学院。1976年,美军陆军史密斯少将任陆军军事学院院长,他才华横溢、富于表达能力,制订了一系列改革策略。许多著名的军事专家、模拟专家,包括一些文职人员都自愿把自己的专长和一些专用设备奉献给军事学院,帮助学院重开战区级作战模拟课程。
同时,军事学院将研究训练的成果,及时的传授给一线部队的高级指挥官,并且邀请一线部队高级指挥官参与到教学中,共同制订作战计划。
向海军学习。陆军军事学院与一线部队相融合的教学训练模式其实是从海军那里学来的。海军舰队战备训练计划要求舰队指挥官率领其下属指挥官和参谋军官到海军军事学院,通过在学院进行逼真的作战模拟训练来检验他们的作战计划是否可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可以提高理论水平,又可提高作战能力。经过精选的学员、教学、舰队指挥官及参谋军官的互教互学,研究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军事问题,提高了各自的专业能力。
陆军也向海军学习了这套教学方法,称之为”陆军战术指挥战备计划”,是在1979年开始执行的。
学会制订可行性作战计划。陆军军事学院是很注重培养高级军官制订作战计划的能力的。就是要求学员们,在战争爆发前将各种因素考虑周全,预有准备的制订作战计划(危机事件使用另外一种计划来应对),而不是战争马上开始了在慌忙中制订应急计划。
指挥官及参谋人员在分析某种潜在的形势后,系统的制订并检验各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同时,制订出的方案必须要回答三个问题:这种方案可行吗?方案最终能够完成实现吗?其利害得失如何?
逼真的作战推演。陆军军事学院要求学员制订出作战计划后,要进行近似实战的检验,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迅速地检验己方的各种可供选择的作战企图,以及能否对敌人的作战企图做出准确的评估。怎么才能进行准确的评估呢?就要进行逼真的作战推演。
陆军采取的推演方式,一个是依靠复杂的电子计算系统,另一个是使用老办法,指挥官们根据各种现行规则和条件,在地图上自由调动其作战部队进行作战。
利用这样的作战模拟方法,指挥官们可以练习制订新的作战方法,然后再督导下属指挥官在逼真的作战模拟中制定出自己的作战计划并实施作战。陆军认为这套方法很有用,并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得到了实际的检验。
战役级指挥能力的培训。陆军军事学院强调在高级军官的培训中,重点是战役一级的指挥培训。这里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战役?战役是在整个战争中,由一系列战斗组成的,并且这些战斗是在不同地域同时(或相差时间不会太长)发起的。是介于战略与战术之间的中间一级。
陆军中一些经过严格挑选的军官,在完成指挥官和一般参谋军官所必修的课程之后,还要用一年的时间到高级军事研究学院进行战役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在这里,他们要学会如何指挥战役行动。陆军的最高学府——陆军军事学院,其学习的重点就是战略及战役等高层次问题。
向他国请教。上面讲过,陆军向海军学习了院校与一线部队互教互学的方法。其实陆军还是挺谦虚的,不单单向本国的部队学习,而且也善于汲取他国战争的教训,向他国请教。
1978年第次中东战争结束后,陆军从军事学院挑选了一些教官和学员组成研究小组,前往中东调查研究,研究的问题是:如果美军部署在中东,将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高级军官在指挥方面将会碰到什么问题。
研究小组首先来到埃及,向驻该国的武官进行咨询。当研究小组问及高级军官在中东会遇到什么问题时,这个将军拿出一本书给了小组成员,书名《围困》。书中主要描述的是英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段经历。当时,英国为了保护自己在中东的石油利益,派出1个师的部队到美索不达米亚(伊拉克)。这位武官说 ,美国高级军官在中东将面临的问题与英军在1915年所遇到的问题是相同的,那就是酷暑、风沙、疾病、水源短缺和难辨方向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小组离开埃及后即前往以色列,访问了以军负责作战的领导人,也向这位领导人提出了他们在埃及向美国武官提出的相同的问题。使研究小组感到惊讶的是,这位领导人也给了小组成员一本书,书名《军事无能之心理学研究》。这本书概括了《围困》一书的内容,小组所提到的问题大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研究小组回到美国后将研究结果形成报告,递交给了上级。报告中的理论很快便纳入了陆军军事学院的教程。
美军陆军高级军官的培养改革,是美军上世纪7、80年代军队大改革中的一部分。高级军官的”打仗本领”如何,决定了其统领部队战斗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我们有句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谁知道在1973年,以色列国和阿拉伯国家发生过四次战争史称什么战争?
1973年的应该是第四次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经过周密准备之后,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开始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十月战争”、“斋月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1?4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在黎的叙利亚军队交战。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特点,以及影响有什么?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十月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攻击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 战争的头一至两日埃叙联盟占了上风,但此后战况逆转。至第二周,叙军退出戈兰高地。在西奈,以军在两军之间攻击,越过苏伊士运河 (原来的停火线)。直到联合国停火令生效为止,已经歼灭了一队埃及军队。战争对多个国家有深远的影响,相比六日战争埃叙约 (约旦)联盟的惨败,阿拉伯世界为战争早期的进展,心理上感到安慰。这种心态为未来的和平进程以及埃及的门户开放 (infitah)政策铺路。《大卫营和约》令以埃关系正常化,也是首个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同时埃及几乎完全脱离苏联的势力范围。这场战争是以阿冲突的一部分,这场冲突自1948年以来已经造成多场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对多个国家有深远的影响,相比六日战争埃叙约联盟的战败,阿拉伯世界为战争早期节节胜利的进展,心理上感到安慰。这种心态为未来的和平进程以及埃及的门户开放 (infitah)政策铺路。《大卫营和约》令以埃关系正常化,也是首个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同时埃及几乎完全脱离苏联的势力范围。
第四次中东战争全解说?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十月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攻击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战争的头一至两日埃叙联盟占了上风,但此后战况逆转。至第二周,叙军退出戈兰高地。在西奈,以军在两军之间攻击,越过苏伊士运河(原来的停火线)。直到联合国停火令生效为止,已经歼灭了一队埃及军队。
战争对多个国家有深远的影响,相比六日战争埃叙约(约旦)联盟的惨败,阿拉伯世界为战争早期的进展,心理上感到安慰。这种心态为未来的和平进程以及埃及的门户开放政策铺路。《戴维营协议》令以埃关系正常化,埃及成为首个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同时埃及几乎完全脱离苏联的势力范围。这场战争使阿拉伯国家了解到他们无法在军事上击败以色列,也因此使以阿间的和平得以展开。在战争结束时签署的和平协议是自1948年的战争以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首次公开进行对话。
第四次中东战争参战国?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十月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攻击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战争的头一至两日埃叙联盟占了上风,但此后战况逆转。至第二周,叙军退出戈兰高地。在西奈,以军在两军之间攻击,越过苏伊士运河(原来的停火线)。直到联合国停火令生效为止,已经歼灭了一队埃及军队。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主要对以色列作战的就是埃及和叙利亚,除了埃及、叙利亚、约旦、伊拉克以外,其他阿拉伯国家也牵扯上这场战争,提供各种军火和筹措资金,这些支援的总数仍然无法确定。
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提供了金融上的支援并也派出了象征性的少量部队参战。摩洛哥派出了1个旅的部队前往前线支援,巴勒斯坦人也派出部队支援。巴基斯坦则派了16名飞行员助战。
从1971年到1973年,利比亚的卡扎菲派了些幻影Ⅲ战斗机前往埃及并且提供了约10亿元的援助。阿尔及利亚派遣了1个中队的战斗机和轰炸机、1个坦克旅、几十辆坦克支援埃及。突尼斯派遣超过1000名士兵前往埃及,苏丹也派遣了3500名士兵。
乌干达的电台宣称伊迪·阿明也派遣了乌干达士兵前往作战。古巴也派遣了大约1500名士兵和坦克及直升机部队前往支援,据报道还曾和以色列空军交战过。
以色列虽然是自己独立作战,然而这样却使得它的效率比阿拉伯国家更高。美国给以色列的军援也是苏联给阿拉伯国家绝对不可比较的,因为苏联只给阿拉伯国家成品武器,美国给以色列的可不光是武器,还有及其重要的军事技术。
标签: [db:关键字]
本文地址:https://www.lifejia.cn/news/295972.html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loudinto#qq.com(把#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