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主要记载 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主要记载的是?

2025-10-31
网站建设限时活动促销

网友提问:

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主要记载的是?

优质回答:

沈括,北宋著名的科学家,他所著写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一部伟大著作。《梦溪笔谈》主要是把他自己平生的见闻和研究成果编理成一部学术著作。内容丰富多彩,除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外,还有诗文掌故和奇说异闻,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光辉巨著。《梦溪笔谈》这部著作,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此书内容集物理、天文、数学、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还有美术等。沈括在书中首次指出了地磁场存在磁偏角,最早记载了简便的人工磁化法,就是以磁石磨针锋,制造指南针,还详细论述了指南针的四种装置方法。首创了分层堰法测量地形,他也是最早提出沿用至今的,石油,这个科学的命名,还有提出了完全按节气来定一年日历的安排方案等等。沈括,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在物理学上,他还研究过凹面镜成像的原理,在地学领域方面,他最早科学解释了华北平原的成因,绘制了当时全国最好的地图《天下周县图》。在医术方面,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物学等有不少重要成果,对药物,药理还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研究成果,为世人所称颂!

其他网友观点

沈括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自然科学家之一。他是钱塘人,父亲名叫沈周,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在许多地方当过地方官。沈括从少跟随他的父亲先后到过四川、福建、河南、江苏,接触到北宋社会矛盾的实际情况。从二十四岁起,沈括开始参加地方行政工作,当了沭阳县的主簿,是知县的助手。

沭阳县境内有一条沭水,年久失修,河道淤塞,不能充分引水灌溉,附近的大片田地荒芜了。沈括一到任,就主持修治沭水,开了一百多条灌溉渠,又建了九条堤坝,使周围七十万亩的耕地变成了上等田,沭阳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

1063年,沈括三十三岁考中了进士。以后他在昭文馆参加编校图书的工作,自己努力研究数学和天文。由于他在数学、天文、历法方面有一定的成就,被提升为太史令兼管司天监,主持天文历法工作。当时王安石还在推行新法。沈括是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支持者和执行者沈括破格地把一位平民出身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历算家卫朴推荐入司天监。在司天监里,他又办了五个学科的训练班,把新培养的人才使用在历法的改革上。沈括还改进了许多天文观测仪器,推动了对天文学的研究。

沈括十分重视发展农田水利,积极推行王安石的“农田水利法”。疏浚汴河是当时的一项重点水利工程。1072年,他接受了治理汴河的艰巨任务,进行实地勘察调查。从汴京上善门到泗州的淮口,测量了八百四十里,用挖出的淤泥改造农田。沿汴河淤田九千多顷,开封府界淤田八千七百余顷。在治理汴河的过程中,沈括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采用地面高下“分层筑堰”的新技术。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他考察过江浙一带水灾地区,发动人力兴修了常州、润州等地水利;组织过苏州、秀州的民工开浚松江;又在温州、台州、明州等地兴筑堤堰,围垦近海土地。这不但发展了农业,并且使他在水利、地质、气象学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知识。他的《圩田五说》就是在农业水利方面带有总结性的著作。

为了防止契丹贵族军队的干扰和破坏,他研究军事学、物理学、数学、地理学、地图学,完成了《边州阵法》等军事科学著作,改造了军器,制造“柔薄而韧”、“强弩射之不能入”的铁甲,研究熟铁和钢铁的性能。为了研究军需粮草的供应和部队的调动,他提出了新的数学命题和计算方法。军事工程需要计算土方和用料,于是他就研究堆垛问题。隙积术就是他创造的计算堆垛问题的方法,是求积方法的新创造,用几何求积的方法来解决级数求和的代数问题,以几何的表示法和独特的几何代数变换,来研究高阶等差级数的求和问题,在世界级数论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075年,沈括曾被任命为使辽谈判代表。他考察沿途地理情况,写成《熙宁使虏图钞》。后来他又主持编绘《天下州县图》,以十二年的心血,完成一套国家地图集。最大的一幅总图,高一丈二尺,宽一丈。这套地图在比例尺、方位和精度方面,都超过前人的成果。为了边防的需要,他又对无定河附近的沙漠地貌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1081年,西夏发动武装袭击,沈括正担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他亲自指挥部队,在今陕西境内无定河一带,打败了党项贵族的七万军队。

从以上可以看出,沈括是为了实行社会改革而从事各项科学活动的。他与王安石一样,他们的政治革新活动都失败了。1088年,沈括五十八岁,闲居于润州梦溪园,全力从事著书立说,完成了《梦溪笔谈》三十卷。 沈括一生的著作很多,有三十多种,可惜大部分都已失传了。《梦溪笔谈》是他晚年写的、在科学文化上有很高价值的笔记。 《梦溪笔谈》内容十分丰富,范围很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共有609条。其中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包括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学、药物学等。这部书除了记载他自己在科学方面的成就之外,大部分是反映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巨大成果。

在天文学方面,沈括曾经连续用三个月的时间,每夜进行三次观测,画了二百多幅图,仔细观测北极星的位置,得出北极星与北极的距离为三度多的科学结论。他用十多年的时间,研究历代的历法,写成了《熙宁晷漏》这部著作,取得了夏至日和冬至日不等长的重大成果。在历法方面,他主张以节气定日,以十二气为一年。“十二气历”的基本内容,就是现今通用的阴历。虽然当时遭到人们的反对,但他坚信日后一定会被采用。九百年后,在英国制订的“肖伯纳历”,其原理与沈括的论点相同。

在数学方面,沈括的重大贡献是创造隙积术和会圆术。“隙积”是求有空隙的堆积体的体积,奠定了高阶等差级数求和问题的基础;会圆术是我国数学史上第一个由弦和矢的长度来求弧长的近似公式。

在地质学方面,沈括对浙江雁荡山、河北太行山、陕西延州等地作了地质调查,提出地形被流水侵蚀作用的理论。他明确指出华北平原就是由黄河等许多河流挟带大量的泥沙冲积而成的。这是对冲积平原成因的最早科学解释。沈括对古生物、地史、地下水、矿物和矿床,特别是石油,都有重要的论述。在汉代就已发现并使用石油,沈括对石油的性能和用途作了详细的记录,并预见我国“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是一个石油藏量极其丰富的国家。沈括的猜想现在已经证实。

在地理学和制图学方面,他第一次采取二十四至的表示方法,打破前人的八至方法,使地图的准确性有很大提高。 在物理学方面,沈括研究声学中的共振现象;又研究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象、各种反光镜的成象、月亮的盈亏以及虹的成因;在磁学范围,提出了地磁偏角的理论,说“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是全世界最早发现地磁偏角的记录,比欧洲哥伦布的发现要早四百多年。

其他网友观点

该书重点介绍了科技大咖沈括的科技成就!

沈括发现了人工磁化磁针的方法,并通过反复实验比较发现悬丝法测定的磁偏角最小,效果最佳!自制仪器对天象进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观测,用晷、漏观测发现了太阳日有长有短。数学上发现隙积术,具有了用连续模型解决离散问题的思想,开创了中国垛积术研究的先河到表面曲率不同与成像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开创了垛积学的研究先河,物理上发现镜面凹凸与成像大小的关系,第一次记录了“红光验尸”的内容,是中国关于滤光应用的最早记载。

提出应弦共振现象,这比诺布尔和皮戈特的琴弦上纸游码试验早了500年,还提出了“虚能纳声”的空穴效应,以此来解释兵土用皮革箭袋作枕头,可以听到数里外人马声的原因。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主要记载的是?.jpg”/>

与梦溪笔谈主要记载相关的文章

标签: [db:关键字]

本文地址:https://www.lifejia.cn/news/295903.html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loudinto#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