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提问:
43人在华夏银行竟然买了个“假产品”,投资者如何摆脱非法集资陷阱?
优质回答:
专门去看了一下这个新闻,大概了解是怎么回事了,就是华夏银行北京公主坟支行里面的一个客户经理,以该银行理财产品的名义,套取了43名客户的资金挪为他用。最后,无法兑现集体爆发。
这个事件的发生,暴露出以下问题:
一、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失责。
长达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面,就没有一个同事或者领导发现该客户经理的问题吗?43个客户,5000万的资金,挪为“理财” 难道银行储蓄没有没有下跌吗?就算里面钱只有一半是本行资金也有2500万,作为支行领导难道没有发现吗?客户有那么好应付吗,购买理财总该有产品说明书吧,总有一些购买回单吧。
二、客户对于收益的追求蒙逼了他们智慧的双眼。
大多数人去这个银行理财,被骗,可能原因就是高收益。因为正常的理财产品收益无法满足他们。还有,就是对于购买理财产品知识的欠缺,按要求现在购买理财产品是必须进行双录的,就是录音录像,整个流程都会被记录。随时可以调阅,是否存在误导客户的情况。这个过程其实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防止日后扯皮。
作为存款人,我们肯定是希望收益越高越好,我们在追求高收益时,也要考虑风险,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1.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首先不要被高收益冲昏头脑,去银行多了解一下,是否真实的有这个理财产品在销售,看一看理财产品说明书。
(如果,该客户经理是自己编造的理财产品,一问便知,如果本来就有这个理财产品,那么产品说明书里面的收益绝对不会有他承诺的高,也可以辨别)
2.找其他客户经理问一问
(多找一个人问问,也可以发现,或者换个网点咨询一下)
3.一定要有银行正式的回单,或者在该银行的手机银行和网银上购买。
(如果是真实的理财,柜台出单是有回单的,网上销售自己随时可以查询)
4.主动要求双录。
(如果是假理财产品,他敢给你双录么,真实的理财产品,他只能私下承诺你收益,那种私下承诺的,肯定都有问题)
总的来说,在大型一点的银行办理,不要过分相信一个人,别被过分高的收益蒙蔽。
不组织不参与非法集资。
其他网友回答
银行严重违纪违法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一直不看好华夏银行
其他网友回答
最近两年经常爆出银行员工与基金公司勾结,私自挪用客户的存款来购买基金,由于这两年股票走势比较低迷,没有达到他们预想的目标,致使客户资金遭受损失,造成无法挽回的余地。
那投资者要如何摆脱这种非法集资的陷阱呢?
第一,做到不听不信,不被高息所打动,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第二,要到国有的大银行去存款,相对那些小银行来说要安全,因为国有银行内控制度比较严格,小银行则是以高息来吸引客户;
第三,现在各家银行柜台都有保险理财产品在卖,由于银行柜员他的专业是银行业务,对保险这块他们不懂,他们只会告诉你收入(一般情况下都是夸大的),不会告诉你其他不利因素,买保险一定要找专业的代理人去买,这块一定要注意。
标签: [db:关键字]
本文地址:https://www.lifejia.cn/news/295420.html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loudinto#qq.com(把#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