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纱线捻度的计算公式?
纱线的捻度就是纱线单位长度上的捻回数称为捻度。
纱线捻度的计算公式:
特数制实际捻度Tt:
Tt=试样捻回数总和除以(试样夹持长度(mm)x实验次数)x100(捻/10cm)
公制支数实际捻度Tm:
Tm=试样捻回数总和除以()试样夹持长度(mm)x实验次数)x1000(捻/m)
延伸阅读
涤纶纱线生产过程中捻度一般是多少?
捻即是捻度,是用于纺纱纱线的松紧度,捻纱时通过机械旋转将纺织纤维“捻”成纱,以捻一米所需要的转数来衡量纱线的松紧度,不同捻度(转数)的纱线适用于织成各种不同要求的面料。
如:低捻度的纱线(少于200转/米)用于针织品,300-400转的用于一般要求的梭织布,800-1000转的涤纶纱用于织造所谓“乔奇”布料。等等。
国家标准捻线捻度?
纱线捻度标准,纱线捻度是指为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伸长、光泽、手感等物理机械性能,必须通 过加捻改变棉纱,由纤维结构来实现纱线加捻,其实就是利用棉纱横截面间产生相对角位移,使原来伸直平行之纤维与纱轴发生倾斜来改变纱线结构,粗条在加捻过程由宽度逐渐收缩,两侧逐渐折迭而卷入纱线条中心,形成加捻三角形,在加捻三角形中,棉条的宽度和截面发生变化,从扁平带状,逐渐成圆柱形的纱。
纱线捻度(TWIST)概念是什么意思?
捻度 纱丝加捻角扭转一圈为一个捻回。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称捻度。我国棉型纱线采用特数制捻度,即用10 cm纱线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精梳毛纱和化纤长丝则采用公制支数制捻度,即以每米内的捻回数表示;此外,还有以每英寸内捻回数表示的英制支数制捻度。
捻系数 捻度不能用来比较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因为相同捻度,粗的纱条其纤维的倾斜程度大于细的纱条。
在实际生产中,常用捻系数来表示纱线的加捻程度。捻系数是结合线密度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相对数值,可用于比较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可根据纱线的捻度和纱线的线密度计算而得到的。捻向 捻向是指纱线加捻后,单纱中的纤维或股线中单纱呈现的倾斜方向。它分Z捻和S捻两种。加捻后,纱丝的捻向从右下角倾向左上角,倾斜方向与“S”的中部相一致的称S捻或顺手捻;纱线的捻向从左下角倾向右上角,倾斜方向与“Z”的中部相一致的称Z捻或反手捻。
一般单纱常采用Z捻,股线采用S捻。
股线的捻向按先后加捻的捻向来表示。例如,单纱为Z捻、初捻为S捻、复捻为Z捻的股线,其捻向以ZSZ表示。纱线的捻向对织物的外观和手感影响很大,利用经纬纱的捻向与织物组织相配合,可织出外观、手感等风格各异的织物
标签: [db:关键字]
本文地址:https://www.lifejia.cn/news/294821.html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loudinto#qq.com(把#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