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科技学院地址在哪里,哪个城市,哪个区

2025-10-30
网站建设限时活动促销

相信大家在填报志愿时,身边总人所谓的“七大姑 八大姨”在耳边说到大学就应该要去大城市,以后发展好。其实这确实是对的,大城市不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教育水平方面明显高于三、四线城市,但是这并不是肯定句,因为也有很多实力雄厚的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并不占优势。防灾科技学院作为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救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该校在相关领域内的知名度及认可度都非常高。那么该校的地址在哪里呢?哪个城市?哪个区?

【防灾科技学院地址在哪里】

首先,防灾科技学院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燕郊,具体地址是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高新区学院街465号 邮编:065201。

拓展资料:

三河市——河北省辖县级市,由廊坊市代管。清康熙年间,曾在三河燕郊建造行宫,有“天子脚下、御驾行宫”的美称。

【防灾科技学院简介】

发展史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救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75年,其前身是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1985年升格更名为“地震技术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升格更名为“防灾科技学院”。

办学规模

学院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燕郊,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000余人。校园环境优美,基础生活设施完善,教学设备齐全,不单单建有现代化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等设施。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3.7万元,建有地震科学、信息技术等多个实验中心,有各类实验室86个,拥有国内高校最先进、最齐全的地震监测类仪器;有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0多个,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师资力量

学校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9.4%,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7%。学院拥有一批包括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地震系统先进工作者、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师等在内的专家和教授。

院系及专业设置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2个, 包括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11个(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13个(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地理科学、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工程)、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8个(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

学院(部)本科专业
防灾科技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学(地震监测预测方向)、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地质学(含地震地质方向)、资源勘查工程
防灾科技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地理科学、测绘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防灾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工程
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工程学院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防灾科技学院电子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
防灾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防灾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投资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企业信息化方向)
防灾科技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应急技术与管理
防灾科技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广告设计)、网络与新媒体
防灾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商务英语方向)
防灾科技学院体育部
防灾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防灾科技学院基础课教学部
防灾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王牌专业名单: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地球物理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地球物理学

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

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地理科学、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工程

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

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63”计划课题、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等680多项,科研经费累计近1.02亿元,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近20项。

标签: [db:关键字]

本文地址:https://www.lifejia.cn/news/291825.html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loudinto#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