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邀请大医院专家进入”社区(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

2025-10-30
网站建设限时活动促销

在南京,远程咨询、预约转诊、互联网随访...医疗方式悄然改变——

互联网“邀请大医院专家进入”社区(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③)

核心阅读

在南京,“互联网+”正在改变群众的医疗方式:远程咨询“邀请大医院专家进入”社区,患者可以在家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智能中医云平台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为医生提供参考;“互联网+护理”允许行动不便的患者预约上门护理。信息、数字、智能手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医疗体验和医疗服务质量。

“你最初有什么症状?晕厥前的原因是什么?”在屏幕的另一端,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周磊仔细观察了患者陈少和的面部、表情和语速,并在网上查看了心电图和心电超声的检查结果。当她听到对方说“我不记得了”时,她果断地提出要检查两个心损指标:肌钙蛋白和脑钠肽。

屏幕一端,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西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周霞立即安排患者进行检查。一刻钟后,检查结果传回远程咨询平台。

这是南京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卫生”,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让群众就近看病,放心看病的场景。

远程会诊预约转诊

基层看病效率更高

早上7:30,陈少和来到西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陈少和介绍说,前一天晚上2点多,他突然胸闷晕厥,醒来后感觉慢了下来。天亮时,家人不放心,把他送到医院检查。

周霞检查了他的心电图和心电图超声波,显示了典型的心肌缺血,但没有心肌梗死。”患者58岁,有吸烟史。首先考虑的是短暂的急性冠状动脉痉挛,这并不排除心肌梗死。”周霞的初步判断。

周霞带领患者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远程会诊室”,并在系统中呼叫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病科。早在2013年,江苏省人民医院就与栖霞区政府合作。作为辖区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该中心还与省人民医院建立了紧密的医疗协会。

很快,周磊医生在屏幕的另一端“上线”。经验丰富的周磊也怀疑患者的病情是由心肌梗死引起的,并提出增加两个测试项目。很快,快速检查结果在后台传回现场,显示肌钙蛋白异常增加,她判断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为了进一步明确心肌梗死的程度,周磊通过“绿色通道”预约了省人民医院介入科心脏造影,陈少和完成了转诊,无需再次登记。

“上午11点多,造影结果出来了:右冠脉中端狭窄50%、80%的远端狭窄,心肌梗死不严重,球囊扩张治疗当天入院,3天后出院,然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凝治疗1年。”周霞告诉记者,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也将通过远程咨询进行跟踪。

西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高慧华介绍,该中心位于郊区交界处,辐射居民10万人,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断和治疗,全科医生诊断不明确或反复治疗效果不明显,通过远程咨询、预约转诊、互联网随访,相当于“邀请”大医院专家。目前,南京已完成远程医学咨询、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监测、远程临时检查诊断和远程病理诊断五个系统的建设。远程医疗系统除了接入大多数公立医院外,还覆盖了全市12个区1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系统以三甲医院为主要业务中心,实现区域内接入机构的业务流通、远程咨询等服务,让患者在家门口获得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

智能辅助在线审方

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更科学

“医生,我有甲状腺结节。最近甲状腺肿了。我想调理一下。”面对56岁患者朱有兴的期待,江宁区春华街方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徐恒新感到有点困难。

他擅长治疗颈椎病、腰腿痛,而看甲状腺的病人,工作了10年,两只手都数了数,难免不确定。过去,他只能建议病人去大医院,但现在,他有了“好帮手”

徐恒新为朱有兴脉搏,看了舌苔,触摸了患处,点击了电脑上的“江宁区智能中医云平台”,检查了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填写了主诉。云平台不忙于诊断患者,而是“诊断”医生的诊断。在新生成的“智能症状推荐”栏中,它向徐恒新提示了8个主要关键词和9个兼症关键词,包括是否有颈前结节、颈前肿块、是否不耐烦、脉搏沉重等。因此,徐恒新又向朱有兴补充了咨询。

在不到两秒钟的时间里,系统自动生成了徐恒信认为是“教科书水平”近300字的诊断点。他仔细检查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补充症状。

云平台开始辅助治疗:给出教材诊疗经验、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指南诊疗经验三种诊疗经验供选择。“指南诊疗经验推荐指数最高,达73%,来源为《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徐恒新点击推荐的处方,共有11种药物。奇怪的是,有四种标记为黄色。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很难准备好所有的药物,也缺乏专门的人力煎药。江宁区中医院统一配药代煎。没有库存的标黄药可以用系统推荐的其他药物代替。“徐恒新调整处方时,系统会根据配伍禁忌等既定规则对智能处方进行审核,实时提醒医生修改有问题的处方。值得一提的是,云平台与江宁区中医药医院的智能云药房相连。值班药师收到处方后,将对剂量、配伍、禁忌等方面进行二次人工审查。如果有任何问题,他们将给徐恒信回电指导。如果他们得到认可,他们将签字并留下痕迹。

江宁区卫生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陶俊林介绍,借助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江宁区智能中医云平台结合收集的病例数据、最新用药规范、智能推荐中医诊疗方案,通过市、区智能医疗平台档案审查、智能提醒等功能,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云平台覆盖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放临床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中医远程教学系统、区域智能共享中医药房、区域中医综合监督系统四个功能,满足中医优质资源共享下沉的需求,减少基层中医人力物力投资,提高基层中医诊疗水平。

上门提供数据跑步服务

网约护理更加精细

玄武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韩圣军早上刚到岗,就收到了网络护理订单的消息提示。

该消息来自中心官方账户上的“互联网+护理”预订平台。订单显示,该地区一名84岁的丁叔叔行动不便,需要今天下午更换导管。老人的女儿下了订单,要求派一名男护士回家。

这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营业务——为不方便去医院的患者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韩盛军是一名可以通过互联网预订护理服务的护士。去年,他和同事们完成了200多份上门护理订单。

“病人少迈腿,靠数据多跑。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运营科科长关世军介绍,南京市智能医疗平台标准化收集了全市38家三级医疗机构、20家二级医疗机构和1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卫生大数据。南京基于高质量的医疗卫生大数据,统一部署了全市居民健康档案浏览器。这样,当患者在互联网上诊断和治疗或预约上门护理时,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浏览器”查看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详细了解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药物治疗等信息,不仅为准确的医疗和上门护理提供决策参考,而且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丁叔叔,这几天身体好吗?”根据预定的时间,韩圣军来到丁叔叔家,与老人聊天,在线填写25份评估量表,包括自我照顾、药物过敏史等。在工作期间,韩圣军戴着记录仪,打卡定位,记录时间,拍照。”整个医疗行为的在线监督不仅提醒我们规范服务,而且降低了在线护士的实践风险。”韩圣军说。

“在南京,‘互联网+’正在改变群众的医疗模式:窗口排队登记支付较少,患者医疗记录厚、放射性电影的现象基本消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可以用手指跨医院查阅电子健康档案,准确的互联网护理、互联网诊疗等服务不断普及。关世军介绍,南京已建立854万份居民健康档案,年度审核档案超过376万份。在高效利用资源的同时,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标签:

本文地址:https://www.lifejia.cn/news/259985.html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loudinto#qq.com(把#换成@)